
廈門火炬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莊榮良
作為169家國家高新區中僅有的3家以“火炬”命名的高新區,廈門火炬高新區一直以來始終高擎火炬旗幟,秉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使命,以相對較小的面積向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進發:廈門火炬高新區匯聚了超過1萬家企業,以已開發園區不到廈門3%的土地面積,實現了廈門市43%的工業產值和約七成的軟件信息服務產業營收,貢獻了廈門市近一半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
“小塊頭”有“大智慧”。廈門火炬高新區的發展引起外界的強烈關注和思考:國家高新區如何在僅有的土地面積上創造更多奇跡?如何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對此,廈門火炬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莊榮良的思路清晰而堅定:通過黨建促發展,高舉火炬耀征程。
壯闊30年
黨旗迎風飄
作為首批設立的國家高新區,廈門火炬高新區已步入而立之年的歷史節點。30年的發展歷程,鐫刻著一茬又一茬火炬人篳路藍縷、砥礪奮進的腳印,也折射著我國高科技產業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創新發展、持續跨越的壯闊歷程。
莊榮良介紹,這30年是廈門火炬高新區科技創新不斷突破的30年:累計培育出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0家,數量占廈門市近一半,占福建省1/6;培育瞪羚企業超百家,居全國第八位;互聯網百強企業數居全國第五位;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數量超過福建省一半。
莊榮良說,這30年是廈門火炬高新區服務帶動廈門跨島發展的30年:自誕生之日起,就為廈門高科技產業發展開路拓荒。從島內小東山起步,到本島東部,再到島外火炬(翔安)產業區、軟件園三期、廈門科技創新園,再到同翔高新城,形成“一區多園”協同發展大格局,生動展現出廈門產業跨島布局,帶動城市拓展的清晰軌跡。
莊榮良表示,這30年是廈門火炬高新區引領開放融合發展的30年:主動融入區域和全球創新網絡,建設了大陸地區首個對臺科技合作交流基地,首創“離岸加速器”模式,獲評成為首批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獲批建設首批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較好發揮了產業交流合作窗口的作用。
“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關鍵在于始終堅持不懈地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也充分證明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完全正確,依靠的是廈門經濟特區這片創新創業的肥沃土壤,才使得廈門火炬高新區能夠在‘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道路上不斷茁壯成長。”莊榮良說。
始終把黨旗扛在前列,讓其迎風飄揚。這是廈門火炬高新區的一貫作風。在召開建設30周年暨高質量發展再動員大會前夕,莊榮良專門召集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領導班子成員及全體機關干部舉行升國旗儀式,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莊榮良表示:“面向神圣的國旗,我們愛國愛黨,將忠誠踐行使命,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沿著‘一個篇章、四個更大目標’美好遠景,奮勇前進。”
黨建引領
高質量之路越拓越寬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廈門火炬高新區的黨建工作成色如何?在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黨建工作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對此,莊榮良介紹,廈門火炬高新區在廈門市最早成功運用“互聯網+智慧黨建”,創新推出了廈門黨建e家平臺,并在廈門火炬高新區試點后推廣到廈門市。“一直以來,廈門火炬高新區黨工委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貫徹落實中央、福建省委和廈門市委的有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服務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的主要任務,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驅動、優質高效、敢闖先行’,積極打造‘火炬先鋒’黨建品牌,以先鋒理念踐行初心,以先鋒行動堅守使命,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這份探索實踐也獲得中央文明委的認可,2015年起,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被授予第五屆、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廈門火炬高新區把打造“火炬先鋒”服務品牌有效融入黨建工作之中,堅持主動作為,將黨建工作與招商引資、企業服務、園區管理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精心搭建“一名黨員一面旗”“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黨員獻計獻策”“服務高質量發展—火炬在行動”等活動載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使黨建工作成為引領創新發展的引擎。
廈門火炬高新區基層黨組織以過硬的黨建工作凝聚團隊合力,圍繞企業痛點、難點、堵點,提供“量體裁衣”式的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穩產滿產,并積極探索、拓展多形式招商。
在黨建的引領下,廈門火炬高新區項目建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高新”速度。
莊榮良舉例說,為保障廈門市重大項目——中航鋰電項目能夠快速落地,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建設處支部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主動加強與廈門市資源規劃局、翔安區政府溝通聯系,同步推進土地收回、征拆和掛牌出讓工作,僅用3個半月就實現了項目的落地。
非公黨建動能足
火炬之光越燃越亮
“30年來,廈門火炬高新區聚集了上萬家企業,涌現了27萬名企業員工,成為推動園區30年快速發展的最大貢獻者。廣大企業在潛心經營、持續創新中煥發出的激情和智慧,是園區最持久的生命力和競爭力。”莊榮良如此評價企業在廈門火炬高新區30年的發展歷程中起到的重大作用。
實際上,這些企業得以迅速發展也是得益于廈門火炬高新區非公黨建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多年來,廈門火炬高新區非公黨委秉承“黨建引領,人才帶動,助推發展”的理念,推行非公黨建“2233工作法”;理順組織體系,形成高新區黨工委—高新區非公黨委—園區聯合黨委—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四級組織架構,創新“1+N+X”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模式;推行發展“優勢共鑄、聯盟共建、人才共育、陣地共造、經驗共享”的“五共”工作機制,實現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雙贏。
截至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非公黨委共計370多個黨組織,5000多名黨員,約占園區黨員總數的84%。
與此同時,廈門火炬高新區網上黨校平臺通過“互聯網+智慧黨建”,解決了非公企業入黨積極分子的工學矛盾。同時,在2020年成立廈門軟件園二期、軟件園三期園區黨建聯盟,用以整合使用黨建資源,通過培訓聯辦、議事聯席、服務聯動、活動聯辦、品牌聯創,將黨建工作的觸角延伸到園區每家企業,鏈接到黨委政府部門。
“光榮的火炬已經傳到了我們手中,讓我們繼續發揚敢為人先、開拓進取的火炬精神,讓火炬之光越燃越亮,共同創造廈門火炬高新區新的更大輝煌。”莊榮良表示,展望未來,廈門火炬高新區將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廈門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30周年為新起點,對標一流高新區,向卓越者學習,向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努力把廈門火炬高新區建成廈門科技創新的主引擎、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招商引資的主力軍、建設一流園區的主平臺,在廈門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和建設體現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展現更大作為。
(責任編輯:韓夢晨)